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从“感知智能”迈向“认知智能”,让机器实现“理解、推理、决策、可解释”的认知智能正成为AI研究的热点和趋势。AI能否更智能,认知智能技术的突破是关键所在。
7月11日上午,由华院数据连续两年主办的“认知智能 改变世界”主题论坛正式亮相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线上线下同步开启。现场反响热烈,活动亮点纷呈,政、学、业三界齐聚一堂,共同探索了认知智能的无限可能。
开场,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和华院数据创始人兼CEO宣晓华为本次大会致辞。张英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正在构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她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举办,能够加速推进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尤其在基础理论、算力算法、场景应用等方面加强产学研协同发展,加快上海人工智能“底座”建设。
宣晓华表示,尽管近年来人工智能的智能化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然而,研究者心中依然在追逐“人工智能”诞生时候的初心——机器能够模拟人的思维过程,能够进行常识推理。华院数据近几年积极投入到认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探索中也是基于这样的追求。
本场论坛嘉宾阵容强大,汇聚海内外多位认知智能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讨论话题前沿,对认知智能领域围绕意识、推理、类脑、计算四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解构。
被誉为计算机界“居里夫妇”的图灵奖获得者曼纽尔·布卢姆(Manuel Blum)及其夫人丽诺尔·布卢姆(Lenore Blum)就认知/意识进行了《通向意识AI—受神经科学启发的计算机架构》的主题演讲。Blum详细讨论了有意识的图灵机定义、动力学、有关疼痛的难题及其如何经历痛苦的。Blum认为,有意识图灵机的目的不是计算不可计算的函数,也不是为了更有效地计算函数,而是为困难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意识图灵机是一种受神经科学启发的计算机架构,其中意识(体验)是架构的中心。”
美国天普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教授王培就认知/推理这一主题分享了《探索智能背后的逻辑》。演讲中,他以自己设计的"非公理推理系统"NARS为例,介绍了通用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智能背后最核心是,在知识和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对环境的适应。“王培教授说。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林伟就认知/类脑这一方面展开了《模型驱动VS数据驱动》的演讲。林伟教授认为,数学、模型、算法对类脑智能研究起着重要作用。类脑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由“弱”向“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已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前沿阵地。
最后,发表演讲的是华院数据的数据科学家徐清,他就认知/计算这一主题分享了《基于非线性期望的鲁棒学习算法及其应用》,带来他与合作者宣晓华对于鲁棒学习算法的最新思考与研究进展。徐清表示,智能体在环境分布不确定情形下的学习需要鲁棒算法的支撑。
除以上五位嘉宾做演讲分享外,现场还邀请了多位来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院士教授,以及数学、自然科学、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等领域权威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互动与交流,共议认知智能的无限新可能,真可谓是学术界的一场饕餮盛宴!
与此同时,论坛期间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大数据联盟主办,以及华院数据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及发起的第五届BOT数据智能创新应用国际大赛正式宣布启动。该项赛事自2016年起,每年一届,今年的大赛在继续延续“数据智能”+“关注科技创业综合赛道”的前提下,全新打造了“智慧医疗“、”智慧工业“和”智慧城市“三大智慧创新赛道设计,旨在服务并推进上海建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高地。
通过本次会议的召开,华院数据将持续与全球学术界、产业界携手共进,推动认知智能的技术落地应用,共筑认知智能的美好未来。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