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旅客期待更自动化的无缝旅行体验
全球航空运输业领先的IT商务解决方案和通讯服务提供商国际航空电讯集团(以下简称“SITA”)发布报告显示,机场和航司IT高管认为,在未来6年(到2025年),越来越多精通技术的旅客将对航空业数字化产生重要影响。
《2025年:数字时代的航空旅行》报告显示,到2025年,68%的旅客将成为数字化旅客,他们期待管理旅行的方式一如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使用手机。
人口结构的变化造就了数字化旅客,他们要求旅程每一环节的自动化水平更高、可控性更强,尤其希望能够在手机上使用行李位置通知、登机和付款等各环节的服务。同时,他们希望从离家到抵达目的地的每一步,在机场、航司、边检和其他旅行环节,都能尊享为其量身打造的优化统一旅程体验。
SITA首席执行官芭芭拉·达利巴德女士(Barbara Dalibard)说:“人口结构的改变使旅客期望能随时随地(包括在旅行期间)使用数字技术,到2025年,将对旅客与机场和航司互动的方式产生更深远影响。事实上,83%的机场和航司IT高管接受SITA调查表示,到2025年,人口结构的变化将会是影响旅客解决方案策略的最重要因素。”
达利巴德女士坚信,航司、机场和提供旅行服务的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需要提高运营效率、加强合作,才能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行李服务就是一个很好的先例。一次旅行,行李可能会在航司、机场、地勤和海关之间经转十几次。如果各方不能共享准确数据,则很难对行李进行有效追踪,遑论为旅客提供行李位置信息。
“要满足数字化旅客的旅行需求,我们就必须加强合作。”
生物识别技术是提供更多自动化以及顺利连接旅程每一环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机场,这项技术被用于边检和登机服务,在覆盖范围和功能上,都将长足发展。根据SITA调查显示,超半数的业内IT高管认为生物识别标识将成为提升未来旅客体验的关键要素。
截至目前,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单程旅行或机场使用的生物识别技术,但业界正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开发可供多程使用的永久数字识别技术。
达利巴德女士表示:“为了能从生物识别技术中真正获益,整个行业需携手并进,开发并认同数字识别技术,不仅使旅客能自主实现身份识别,也能运用于机场和边检,就像现在的护照。实现这一目标不能孤军奋战,需要各方高度合作。”
SITA与国际航协、国际民航组织和国际机场协会等行业组织通力合作,此外,还创立了Sovrin基金会,该基金会是一个私营性质的国际化非营利组织,主要提供线上自主身份识别。
芭芭拉·达利巴德女士于9月4日周三14点40分在世界航空大会上,发表了数字旅行的未来、生物识别技术的优势及相关支持性操作的主题演讲。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