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公众号曾推荐过应该如何选择设计师适合的电脑配置,也推荐过应该如何选择显卡。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做一些比较庞大的场景或是渲染由于内存不足而卡顿,导致我们需要分开渲染或是进一步优化等等,所以配置对于设计师,尤其是三维设计师,还是挺重要的。
一、商务本和超薄本不一定是最佳选择
前面的推文我们讲过台式电脑的配置,然而总有在外出差或者谈项目改项目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会有同学需要笔记本来进行工作,对于一些商务本和超薄本基本上都是一个问题,玩游戏可能不错,但做图时却卡到不行,或者就是还有散热差,毕竟笔记本不能像台式一样,加水冷加风扇开盖子散热,所以现在有很多人根据自己的需求会去了解移动工作站。
当然,可以选择一台商务本或是游戏本来临时救急,但绝对不是长久之计,性能问题会把我们的工作效率拖延几倍,甚至是十几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我们的移动性生产力工具呢,如果你是经常会在外出差工作或做项目的,那么相比于高性能游戏本,就可以考虑一台高性能的移动工作站。
二、设计师应该用什么样的笔记本?
对于做设计这块来说,无论是做平面还是做三维,对于生产力工具的主要要求不外乎两点,其一是CPU渲染,其二是GPU渲染。这个很好理解,性能将决定你最终的渲染速度,可能两台同样可以运行C4D的电脑,最终的渲染速度却相差几个小时,这会让我们的时间成本大大增加。
初学者的话,如果只是学习和兴趣爱好的话,那么这里我建议选择八代酷睿以上i7就已经足够了。但对于是平面设计师或视觉设计师来说,与其选择Intel酷睿处理器,倒不如选择更专业Intel至强系列,对于高性能移动工作站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简单来说至强系列处理器适用于高端服务器产品,拥有更丰富完善的指令集,对于多线程的支持与稳定性也更富有优势。
这将会影响当我们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渲染速度,尤其是标准渲染器,核心线程数量越多对于标准渲染器越快,这全都得仰仗CPU。比如图例中的框框数量,就代表着你的CPU线程数,框框越多标准渲染就越快。
显卡之前也做过推荐,首推NVIDIA英伟达显卡。以C4D为例,Octane渲染器和redshift渲染都只支持NVIDIA显卡(N卡),这里千万要记住。这也是为什么我没有推荐Mac的原因,因为Mac是AMD显卡(A卡),不能用OC插件。
关于显卡不得不说的另一点,3D类软件对于图像细节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而游戏卡主要针对的是游戏中的像素与纹理处理器。但面对专业级的高级场景渲染、影视三维动画的时候,对于处理图形系统的几何或光线时,几乎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
在硬件层面上,别看专业卡其貌不扬,远没有游戏卡花花绿绿的RGB灯效来的好看,但专业卡在面对专业软件时却有着足够的优势,比如"丧心病狂"的堆料。就像是工厂的机器一样,企业级工作站都需要7*24小时的稳定高强度连续工作,游戏卡可不敢这么造次。
理论上,Quadro专业显卡的体质会比游戏卡更好。虽然两者的核心版图、晶体管数量、排列结构都基本完全相同,但驱动的使用却天差地别,说白了专业卡拥有针对专业软件"砸钱"砸出来的特殊优化,这更是专业卡的灵魂所在。例如专业卡驱动中的"开启10位像素格式支持"功能,将允许显卡直接输出10bit色彩,获得更多的色彩细分与更柔和的色彩过渡,但游戏卡显然就没有这个功能。
从使用体验上来说,专业卡与游戏卡的最大不同,专业卡更着重过程中的"生成"能力,比如按照设计师给定的坐标、参数,生成虚拟的三维物体。而游戏卡则更注重过程中的"显现"能力,将已经做好的东西重现成为流畅的画面。
本质上两者属于两个定位完全不同的领域,很难做到相互领域的互补。
接着来说说CPU,大家可能不太了解至强Xeon 处理器,先科普下:至强是应用在高端的企业服务器和工作站里,具有多核心,多线程,极高稳定性等特点。你很难在一台服务器上看到蓝屏或系统崩溃,也是这个CPU的价值所在。以ThinkPad P53来举例,使用的是至强E-2276M处理器,是英特尔专门为顶级移动工作站打造,相对酷睿处理器,在需要稳定输出和多线程运行的场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14nm FinFET工艺的NVIDIA Quadro RTX 5000专业图形显卡,采用Max-Q设计,搭载16GB GDDR 6独立显存,这是一个非常合适高性能移动工作站所需的显卡。对于日常背出门的移动作业,高性能是其最大的优点。
ThinkPad P53这种,采用了支持ECC错误检查和纠正技术的64GB内存条。这种ECC内存一般只会出现在服务器或是图形工作站上,最大的好处和至强处理器一样,能够让整个系统在工作状态下更加趋于安全稳定。
另外,内存容量也尽可能要选择大一些的,C4D在建模时非常消耗内存,在建立大场景时甚至会将内存吃满。内存同样会影响渲染速度,内存不够会造成渲染迟缓,甚至1分钟都不能渲染出1帧,甚至在内存不足的情况下会导致黑屏、死机。
15.6英寸的4K(3820*2160分辨率)IPS LED背光显示屏,最高亮度可达500nit,支持100% Adobe RGB色域。对于主攻视觉效果方面的人群,4K分辨率可以非常好的还原出原本的画面细节。在相同尺寸的屏幕下,4K分辨率的画面细节是1080P分辨率的4倍,在相同尺寸的屏幕下,4K分辨率屏幕所能显示的画面比例更多,线条精度效果更好。
在图像处理与编辑方面, ThinkPad P53所提供的100% Adobe RGB的好处,自然是囊括了sRGB完全没有覆盖的CMYK色彩空间,能够更加真实地还原出比较常见的例如青草与天空方面自然的颜色。对设计师而言,尤其是对图像方面有严格要求的设计师,高色域的重要性自然不需要多说。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4K分辨率和高色域屏幕都要支持。但如果购买力受限制的话,个人还是建议优先选择高色域的屏幕以保证色彩的准确,其次在考虑提升屏幕的高分辨率。
色彩精度方面,ThinkPad P53平均ΔE约1.31,彩色精度会比较准确一些,但灰色、黑色等颜色的精度,相对要稍差一些。不过,平均ΔE<2已经可以归为一款优秀的专业显示器,对于将画面色彩真实还原的本职工作,色彩精度越高自然看起来会越舒服也越真实,否则很有可能会出现实际色彩与看到色彩不相符的情况。
最后,关于硬盘,建议必须准备一块大容量的高速存储设备,优先考虑PCI-e通道且支持NVMe协议的固态硬盘,例如ThinkPad P53内置的2TB NVMe固态硬盘。
为什么需要这种规格的硬盘?直接给出关于速度的结果,PCI-e NVMe协议SSD>PCI-e SSD>SATA SSD>机械硬盘。通俗的说,更高的读写速度将直接意味着我们在我们工作中,能有更快的素材调取速度与加载速度,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渲染时间。这不只对设计师很重要,对动辄几百GB素材的剪辑师来说,更是如此。
在后续的硬盘扩展上,如果购买力有限,也可以采用一块固态硬盘做主力+ 机械硬盘做仓库的组合,性价比也是很高的。
三、关于ThinkPad P53的使用体验
经典、厚重、稳妥,2.7kg左右的重量对于一台高性能移动工作站来说,实际上还是非常友好的。它不会限制我们的出行,当然也不会限制工作效率,甚至可以坐在车里就顺利的展开ThinkPad P53来解决突然要做项目的问题。
15.6英寸抱起来就和图里一样,甚至重量比一些高性能游戏本还要轻,移动性表现非常突出。
ThinkPad P53是非常容易满足我们工作方面的需求的,它不仅仅限于设计,对于同样要求性能的剪辑、后期、特效制作等行业,也都可以充分发挥其性能的便利与高效。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预算不足以支撑同时拥有台式和笔记本两台设备的话,其实ThinkPad P53也是能起到代替台式工作站的位置。
ISV
相比于高性能游戏本来说,画面的精度给人的感觉非常良好,转动预览场景也没有任何卡顿。在双开或是三开的情况下,CPU和内存仍尚有一战之力,顺便这里给大家科普以下,其实建模与渲染的工作基本上都是由CPU+内存来完成的,只有在预览旋转或是渲染的过程中才会大量使用显卡。
四、谈谈我这台ThinkPad P53的设计
说实话ThinkPad P53还是ThinkPad系列皮实的老样子,基本上不会有太亮眼的颜值表现,只能用中规中矩的平淡素雅形容。
手感上感觉还是不错的,机身外壳完全是由类肤质材料构成,略带弧度的倒角,携带时的确不怎么硌手,也不会感觉到冰手。毕竟也是几万块钱的产品,贵还是有贵的道理的。
检查一下四周,这个角度看起来机身的厚度是显而易见的,两侧以及后方共有4个散热风道,散热效果还算是表现不错。
左侧有1个HDMI 2.0接口,2个USB 3.1 Gen1接口,还有1个SD卡接口,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摄影爱好者的需求,扩展性够用。
Type-C接口一共有3个,其中1个和3.5mm耳机接口一起放在了右侧。此外,这一侧还藏着一个SIM卡槽,虽然我手里这款没有WWAN模块,但是从这个接口来看应该是有支持4G移动网络的配置可选的,这也增强了移动工作环境下的网络保证。
电源接口、RJ45网口以及另外两个Type-C接口全部进行了后置,均为满速雷电3。这种设计的实用性是很舒服的,桌子上应该不会再甩出那么多碍眼的线了。
屏幕开合阻尼感不是很强,单手动作即可完成。16:9的4K IPS屏幕,支持100%Adobe RGB与杜比视界。屏幕素质极佳,这点在刚刚也是说过的。
除此以外,支持180度全尺寸开合,虽说不一定用的上,但大角度对于不同环境的适用度也总会比小角度的要高得高。
摄像头的上方有一枚ThinkShutter黑阀,随时可以通过物理手段锁闭红外摄像头,保证基础隐私。
全尺寸背光键盘,留有数字小键盘区。键程较长,反馈力度略大,整体手感会更加粗犷一些。
要说不足的话, ThinkPad P53的触控板区域相对较小。按理说15.6英寸的工作站不应该只配备这么小的触控板。
结语、
对于一般的移动工作站来说,充满品牌感的特色设计,从做工与手感的考量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更大的屏幕、更强的性能、更轻的重量,非常对得起这个高端档的价格。
所以,对于专业设计师们而言,在购买力允许的情况下,还是有必要入手这样一台合适的高性能移动工作站的。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了解文中介绍的ThinkPad P53更多详情,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除了我手上这款还有很多配置可以选择,多种CPU+GPU的灵活配置都可选,便于按需选择,万一适合你千万别忘了下手。
https://item.jd.com/100004405051.html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