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从布局机器翻译技术到2016年讯飞翻译机的问世,代表科大讯飞引领了这一品类,开拓了新市场;那么从讯飞翻译机1.0到2.0,则不断奠定着科大讯飞在翻译领域的领军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参与翻译机赛道的企业已有50余家,这些玩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身掌握AI核心技术的企业,比如科大讯飞、百度、搜狗、分音塔等;另一类大多是消费电子领域的硬件公司,他们依托科大讯飞、百度、微软、谷歌等的机器翻译技术落地翻译机产品。
其中,网易有道在2017年10月推出网易有道翻译蛋,搜狗则在2018年1月推出搜狗旅行翻译宝。而在手机领域,一向高举性价比大旗的小米,也在2018年5月推出魔芋AI翻译机,依然奉行小米生态链一贯的作风,打出了249元的低价。讯飞翻译机售价为2999元,价格相差10倍,不过,10倍的价格优惠差,显然并没有打动多少消费者的芳心。
2018年双11京东翻译机品类排行榜显示,从11月1日到11日,科大讯飞翻译机的销量连续11天稳居第一。同时据来自科大讯飞的数据,去年双十一期间,讯飞翻译机的销售额在同类产品中占比超过70%,是其他翻译机销售额总和的2倍以上。
这么多企业加入跑道,为什么没有一家能超越科大讯飞?一位行业创业者说出了其中的原因:翻译机是一个强技术导向、强应用场景的产品。尤其是机器翻译技术刚刚处于可商业化阶段,在数据、算法研发方面需要大量投入,这样才能保证消费者得到的产品在不同场景下都能好用。这些企业中的大多数都是靠通用机器翻译技术和产业链落地产品,只是看好了翻译机市场的前景,投机性很大,很难真正投入研发,因此其产品与科大讯飞产品相比,无论是在实用性上还是翻译精确度上往往存在很大差异。
翻译机核心价值用户感知端上体现为翻译的准确性。只有通过软硬件的结合,才能够提供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只有对用户需求的持续洞察并结合技术端的持续深耕,翻译机才能在准确性和反应速度等核心体验指标上实现可持续性的良性迭代。
翻译机的上述特性,铸就了在用户市场上它与其他硬件不同的逻辑。市场上的硬件产品往往规模越大成本越低,但是翻译机并非如此:用户使用频率越高,服务调用次数越多,意味着在服务器成本上的花费更大。
科大讯飞是国内最早从事AI翻译的公司之一,并且在AI技术前沿领域不断探索。目前科大讯飞不再把语音到语音的翻译看做是语音识别、语音文本翻译和语音合成的组合,而是通过端到端模型,将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合成等过程融合在一起,可保证讯飞翻译机相比其他企业产品,能实现更好的翻译效果。
此外在用户使用场景洞察上,科大讯飞依托技术积累,先后推出了离线翻译、方言翻译、行业AI翻译等功能。同时陆续把口音识别、拍照翻译、行业AI翻译等引入翻译机中,让翻译体验更加准确。
2017年两会期间,总理亲自体验了讯飞翻译机,给予认可和鼓励支持。今年2月24日,车手陈震在使用讯飞翻译机后,开心地在微博中表示:“好用到逆天。” 深圳交通频率杜峰也在朋友圈中表示,利用讯飞机翻译机完美地完成了意大利之旅,同时透露阿航的空少见到讯飞翻译机2.0时,惊讶地说:“这东西至少值1000欧元。”
谈到未来,科大讯飞消费者BG翻译业务总经理翟吉博表示,讯飞翻译机会继续在听得清、听得懂、译得准、表达美四大方面发力,让产品越来越人性化,让产品的存在感越来越小,让翻译能力更加准确自然。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