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青立方超融合产品经理赵宇航的过程流畅而轻松,观点独到,却不哗众取宠;善谈,却不浮夸,正如青立方超融合系统所呈现出来的独特气质。
不同的厂商对超融合的理解不尽相同,青云QingCloud对超融合也自然有着自己的理解。青云认为超融合架构将会成为未来云环境部署中非常重要的交付形式,但是青云Qing Cloud的既有客户大多是“严肃“的企业级客户,什么样的超融合系统才是他们真正所需的?青云又是如何让这些企业放下顾虑拥抱超融合的?
有趣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类别的手机市场给了青云设计超融合系统最初的启发。不可否认的是,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对功能手机完全颠覆的时代,也是一个硬软并重的智能手机时代。青云意识到,企业客户需要的超融合系统,并不是单纯的软件和硬件,也不是硬件和软件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能完整交付、并且承载生态的平台。
2015年7月,青云发布青立方超融合系统,超融合3.0时代正式开启,经过3年左右的发展,青立方超融合已具备交付全栈云计算的能力,并屡获殊荣。2018年3月,青立方超融合架构获得可信云认证,符合可信云对其解决方案质量、服务指标的完备性和规范性等内容的要求;5月,青云QingCloud入围IDC超融合报告,青立方市场占有率跃居第四位,成为首家进入超融合Top排名的原生云计算服务商;7月,青云QingCloud加入超融合产业联盟,交付全栈云计算的超融合再度获得行业权威机构认可。在Cloud Insight 2018云计算峰会上,青云Qing Cloud发布了下一代青立方超融合系统,不仅具备更强大、更灵活的管理功能,还可以适应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容器管理平台、多云混合平台等不同的架构及应用场景,实现了全面的升级与革新。
多面适配用户需求
超融合进入中国市场初期,其融合概念更多体现在把计算和存储服务进行融合。这些年来,众厂商在陆续进行超融合整合技术更替的同时,也通过与各领域领军企业的合作,实现了计算、存储和网络整体的资源融合、调度、编排以及运营运维等。但是,不同厂商间的产品集成所产生的技术壁垒势必会对超融合技术的交付带来影响。
我们知道企业在上云的过程中,计算、存储、网络,同时还包括安全、管理、运营、运维,每一个独立的服务都是“点”;现在,诸如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乃至网络虚拟化这些技术的应用,正在把那些“点”连成线;而当企业要把虚拟化向多个服务进行联接时,就形成了“面”。
回过头来看青云为超融合系统起名“青立方”的寓意。“从产品的角度来阐释青立方的概念,就是从最基础的‘点’到‘线’再到‘面’的演化,而青立方是通过面面相连,组成了一个基于全栈云交付的超融合立体架构。凭借涵盖IaaS、PaaS、SaaS的全栈云超融合架构,青立方作为一个完整的立方体,可以多面适配用户的需求。同时,还能把多个不同的运营环境、不同规模的应用融合到一起,包括桌面云环境,测试云环境,容器云环境,容灾云环境等等,此时的超融合系统就要体现出适配的多面性。”赵宇航如此谈到。
“我们的超融合与其他的超融合厂商最大的区别在于,青立方不是简单的all in one,而是一个灵活的方案,既可以是纯硬件的,也可以是软硬件融合的,以全栈云形式进行交付,并且承载青云完整云生态的系统。”赵宇航强调说。
青云之所以有信心把云计算软件与超融合硬件打包在一起,是由其本身的云交付能力所决定的。青立方的第一个用户正是青云的公有云。在大规模公有云场景下,青云正是通过青立方超融合系统构建云环境。所以说,青立方超融合系统是一个在青云公有云上经过大规模长期验证、并不断迭代的成熟产品。
从本质上来说,青云交付的不单单是一款产品,而是青云在公有云市场超过5年大规模运营的精髓。目前,青云的公有云有30个数据中心,数万台服务器。青云已经有着足够多的业务、场景和用户,也积累了大量的运营经验。
最大程度简化运维操作
在青云看来,除了配置上的灵活性,还需要交付的门槛足够低,上云操作足够简便,那些谨慎的企业才会愿意迈出第一步。因此,青立方提供了两种交付方式:
第一种,开箱即用的交付方式。很多企业希望购买云平台就像购买一台电视机一样,买回家插上电,开机就能使用。面对这种类型的需求,青云在工厂里就会完成定制和安装,客户收到后,开机便能使用。
而另一种交付方式是针对技术控的用户,他们希望自己动手安装,也完全可以实现。青立方超融合系统提供图形化的配置界面,安装者甚至不需要懂云计算的理论、了解相关的IT知识,就可以完成从裸机到最终云平台的安装。通过图形化的简单引导,两小时内便可以完成整个安装过程。引导界面分为快速安装和高级安装两种。
同时,对于用户的实际运营过程,青云也在最大程度简化运维操作,以帮助企业用户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上层业务的创新上。青云云平台可以做到近乎100%的自动化运维,当底层发现硬件故障或者告警时,平台会自动处理,并会将所有告警信息推送给用户,用户能够明确知道后续该如何操作。
青云能够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托管云和混合云,并且这四种场景交付的都是统一的产品和统一的架构。所以,当青云给用户交付私有云时,产品和公有云是完全一致的,这是青云交付超融合的一大特点。
融合前沿技术,打造领先的超融合系统
在市场上,我们既可以看到“青立方”上千个交付节点规模的客户,同时也能发现仅有两三个节点的小规模部署的客户。这充分说明“青立方”从规模和功能上都可以做到伸缩自如。青立方提供四个版本:易捷版,标准版,高级版和企业版,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功能。
同时,青立方超融合系统,既兼顾了用户传统的稳态环境,也兼顾了偏互联网场景的敏态业务,以及混合态的业务,这种全模云的交付模式恰恰迎合了企业上云的需求。
青云还希望通过融合更多的前沿技术,让用户的IT和云环境变得更加简捷,比如当前非常火热的边缘计算场景。
当前市场上基于超融合的架构与云端、AI的耦合度还不高。在“青立方”推出之前,青云就已经在思考,在底层基础架构上,AI究竟该如何落地。
因此,青立方产品已经具备了基于AI的资源调度、监控和自动化运维的能力。在底层采用AI机器人运维系统,从运维层面减轻了企业IT团队的压力。
而青云能够将这么多先进的前沿性技术应用到产品中,离不开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的支持,那就是英特尔。
从整体层面,青云QingCloud与英特尔在云平台、云存储、超融合架构、人工智能等多方面有着深入的合作。
据赵宇航介绍说,在将英特尔E系列处理器向至强可扩展系列做了更新之后,性能提升显著。目前青立方超融合架构平台上的Qing Cloud 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应用,在不采用专用GPU的情况下,通过英特尔AVX的指令集优化,已经可以达到5-8倍的性能提升。 另外,英特尔现在非常火热的3D NAND SSD、傲腾闪存,已经作为用户底层缓存设备的推荐配置。
我们知道,对于一个有着大量桌面云应用环境的金融行业用户而言,其大量的并发小负载应用,对于底层,无论是网络还是硬盘存储的性能要求都非常高。尤其是并发启动时,如果有卡顿、不顺畅、不连续的情况,客户的体验非常直观。
青云通过英特尔傲腾固态盘具有的高速缓存、存速存储等特性,在没有为客户增加一个节点的情况下,做了并发的负载优化,使得客户在单个节点上的并发负载能力翻了三倍。对于这个结果,客户直呼“惊讶”。
青立方超融合架构不仅应用于私有云环境中,也使用在大量的公有云环境中。英特尔在网络上的突破,尤其是网络优化技术的使用,对于青云来说都是刚需。
“通过英特尔和我们双方领先技术的碰撞与融合,提升了青立方超融合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使得青立方成为更多企业用户的选择。”赵宇航如此总结双方的合作。
声明:本文仅为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