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头部手机厂商,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加入IoT大航海。面对即将起势的万亿级消费市场,不断拓展产品边界,已经成为大玩家们战略卡位的标配动作。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对10月19日OPPO在智美生活发布会上连发两款智能电视的举动感到意外。至此,以华为、OPPO、小米、苹果为代表的“HOMA”,开始在各自的行进道路上渐入佳境。伴随这场“物物对话”的,既有宏观市场层面的波澜壮阔,又有生活场景下的灵光一闪。但唯有理解各品牌相似布局中的不同之处,才能透过现象看清物联网对现有智能手机链条产生的重构与升维。
1大屏生态重返聚光灯,老赛道里的新野望
小米的持续加码,华为与OPPO厚积薄发的创新突破,以智能电视为代表的大屏市场迎来了久违的“燃点”。与几年前高开低走的创业潮不同,如今智能电视所扮演的角色正发生改变:在5G、超高清、物联网的加持下,智能电视不仅仅是客厅娱乐的枢纽,更是全屋智能场景的可视化管家。
从赛道角度看,智能电视市场算不上一门好生意。尤其是经历过国产品牌上一轮的自杀式价格战后,整体生存空间并不乐观。《2020年中国智慧大屏发展预测报告》显示:截止到2019年底,中国彩电保有量达5.9亿,其中智能电视规模近半,渗透59%的中国家庭,可触达用户规模达6.3亿。IDC则在《中国季度智能电视跟踪报告》中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售出4480万台智能电视。与去年相比下降了4.4%。用户规模触顶与硬件销售放缓的背景下,白热化竞争在所难免。但小米、华为和OPPO的全情投入似乎志在必得,尤其是OPPO,全新发布的OPPO智能电视S1和R1系列,价格区间从3299元到7999元,全面覆盖消费级与旗舰级市场。这种一经出手就寸土必争的坚决,必然是对行业深度探索后的思考结果。结合种种新趋势来看,智能电视的发展潜力至少体现在三个方向。
其一,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虽然彩电行业高增长不再,但智能电视对传统电视的替代潮却在继续。随着互联网内容生态持续扩容,智能电视与手机、平板的三屏联动成为年轻人的标配。再加上疫情对销售渠道的重塑,让原本就善于进行线上营销的智能电视得到更多销售机会。奥维云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彩电行业市场线上渠道零售是占比首次突破60%,达到64.1%,实现连续四个季度增长。工信部也预测,2020年我国智能电视市场渗透率将达到90%以上。由此可见,具有鲜明特质或品牌力的智能电视将在存量博弈中化危为机。其二,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积极布局带来的话语权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智能电视品牌,尤其是以华为、小米、OPPO为代表的新势力品牌,不再将“走量”作为核心目标,开始在利润空间和用户价值更为性感的中高端市场运筹帷幄。小米电视与华为智慧屏都陆续推出一万元以上的新品;OPPO发布的旗舰智能电视S1,搭载了4K 量子点、120Hz刷新率等多项硬核配置,还在声学表现方面与丹麦高端Hi-Fi级音响品牌丹拿展开合作。更值得欣慰的是,OPPO在面对OLED、QLED的路径分歧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用行动表达出了自己的独立决策。种种迹象表明,国产电视品牌正在从外资品牌的追随者,逐渐成为高端产品的定义者。
其三,新应用场景产生的用户粘性,会让设备打开率和使用率双提升。某种意义上,真正限制智能电视发展的两个指标在于打开率和使用率。要知道,智能手机和平板几乎不存在“打开”这个概念,而是时时处于待机状态。但是在IoT全屋智能生态的趋势下,智能电视或许将以常态化的息屏取代“关机”。就像OPPO智能电视S1搭载的Breeno智能语音助手和“1秒开机”效率,可以通过语音唤醒进行全网搜索,直接发起视频通话甚至与其它智能家居设备进行交互。不难发现,大屏生态正在从平面化的内容生态走向立体化的客厅生态。对于HOMA来说,这些新型智能入口构成的未来框架,才是IoT主战场。
2为什么说手机巨头必将成过渡为IoT巨头?
游戏圈有“一代版本一代神”的说法,那么在互联网向物联网的过渡中,智能手机是否还能屹立于神坛?至少来自车联网生态的竞争者已经表现的“野心勃勃”。前往任何一个车展现场都会发现,新款车型上的显示屏越来越多,甚至开始搭载车窗显示玻璃力推“智能座舱概念。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的观点更直接,他认为智能驾驶驱动下的汽车相当于移动房产。IoT会产生更多超级入口,但这不意味着手机的入口地位会被降权。相反,头部智能手机厂商最有可能因新范式而长期受益。最表层的积极影响是,“一机带一屋”产生的销售带动力。在HOMA身上,都能看到明显的信号:前有苹果TWS 耳机引发的购买狂潮,后有华为定下“未来三年获全国20%电视面板产能”。OPPO后发入局的闪电增速同样亮眼:第一款智能手表——OPPO Watch首销即拿下京东天猫苏宁三平台销量销售额、销量双冠军。不久前,旭日大数据公布的6月TWS全球品牌出货量排行显示,OPPO声学强势挺进前五。这种强劲增长预期,将立讯精密、歌尔股份为代表的相关代工企业推向巅峰市值。当然,优异表现与各自的产品力息息相关,但来自各自手机用户的“爱屋及乌”依然不如小觑。用通俗的话说,“你会因为手机而影响到手机配件的购买,但反过来却不会因为偶然得到的手机壳去更换手机。”对此,小米和OPPO的打法极有代表性:前者以生态链投资的方式大幅提升产品覆盖,做到“人无我有”;后者围绕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手表、TWS等核心入口积极爆款,占据了用户决策链条的“最上游阵地”,为接下来自研新品与合作伙伴产品的销售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