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3 日消息,根据经济日报报道,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于 12 月 12 日宣布,成立「离子阱实验室」。鸿海研究院量子计算研究所主导开发量子编译器,将投入离子阱量子电脑的开发规划。官方表示,预计 5 年内会推出 5-10 bit 的开源、可编码离子阱量子电脑,作为中长期可扩展量子电脑平台的原型。

这一消息是在 NExT Forum 量子计算论坛宣布的,亚马逊 AWS、Quantinuum、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全球知名离子阱技术专家,以及量子计算产业领袖在线上活动参与活动,分享量子科技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鸿海研究院咨询委员、台湾大学 IBM 量子电脑中心主任张庆瑞表示,目前量子科技在技术发展上可分成几个重要的领域:IBM 推动的超导位元、Quantinuum / IonQ 推动的离子阱技术。鸿海研究院评估人力、物力及可行性后,决定投入离子阱技术的发展。鸿海的目标是积累足够的基础研究,未来开发出离子阱量子电脑。

▲ 鸿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
鸿海科技集团董事长、鸿海研究院院长刘扬伟指出,如今电脑硬件增长幅度过缓,传统电脑的计算能力接近饱和,为了把握量子计算技术发展契机,鸿海研究院将创下中国台湾业界之先,成立首座离子阱实验室。此外,还会邀请多名专家共同参与筹办。
刘扬伟还表示,鸿海研究院量子计算研究所将继续培养在量子科技方面的人才,期待能够延续中国台湾地区在半导体产业的优势。
关于未来的规划,这一离子阱实验室将结合鸿海科技集团在半导体、通讯和精密制造的能力,开发离子阱芯片、积体光学(Optical modulator)以及先进集成电路等核心硬件设施。由量子计算研究所主导开发量子编译器,并寻求业界合作,预计在 5 年内推出 5-10 位元(bit)开源、可编程的离子阱量子电脑,以共教学训练用。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