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开局之年,短视频行业有了新玩法。
笔者关注到,日前百度全民小视频上线了一键动漫功能,用户拍摄时点击“一键动漫”,几秒钟内即可生成流畅自然的卡通化视频。这是国内第一次有短视频玩家引入了二次元人像效果玩法。而短视频引入AI动漫玩法,或意味着短视频行业的竞争进入下一阶段——通过AI技术解决用户审美疲劳,进入新的增长曲线。
AI如何破局短视频行业增长窘境?
从整个短视频行业现状来看,发展到今天,正在步入到新的阶段:
一方面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与短视频用户增长正在触顶。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达11.35亿,2019年上半年,整个短视频行业用户已经破8.2亿,尽管短视频需求旺盛,但行业正面临着同质化、泛娱乐化、增长瓶颈等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当下各平台玩法大同小异,同质化明显,短视频创作者与用户陷入审美疲劳。如何让用户更长久的留在平台,带动活跃度,让内容可以被更多地创作、分享和消费,是当下短视频的难题所在。
如何破局当下窘境?除了优质内容的加持,从算法上强化对优质内容的流量扶持之外,AI驱动玩法创新成为各家短视频的重要共识。虽然行业内都认可引入AI技术是打破短视频增长与留存难题的可行路径,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产品层面创新。
事实上,整个短视频的发展都与AI的结合密不可分。从行业来看,AI与短视频结合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通过AI让用户短视频拍摄可以变美、变瘦。在今天,这已经是短视频平台吸引用户的通用手段。
在短视频发展的早期,主打以自拍为核心的美颜短视频是美拍,但那时还谈不上AI技术。
后来抖音和快手的崛起过程中,都曾将AI与短视频结合,比如抖音过去推出的由今日头条AI Lab支持的「尬舞机」、「实时染发」、「大脸怪」、「甩狗头」等特效。而快手在短视频的内容理解和分发等环节,都加入了AI技术;后来抖音快手都加入了华为的HiAI生态联盟,利用华为的AI芯片算力加持背景抠图、美颜滤镜等。而腾讯重启微视也打出了AI美型的牌,包括实现实时长腿和五官重塑等。
而第二个阶段是通过AI优化内容创作——比如通过AI作曲与AI剪辑来破局短视频内容制作、编辑效率。当前AI剪辑技术已相对成熟了,苹果Memories软件就利用了AI技术来剪辑短视频,自动识别并生成精美的小短片。在AI作曲领域,国内也有音乐短视频玩家通过智能合成对用户声纹提取和智能匹配来生成音乐短视频作品,网易云音乐也曾与ACRCloud合作通过AI算法识别人声旋律等。此外,2019年也有消息称抖音收购英国AI初创公司Jukedeck,业内认为抖音是想借AI为短视频自动配乐,规避音乐版权。
在这两个阶段,短视频与AI结合的方向重点聚焦在优化拍摄,美颜,优化创作效率等方面,提升了内容生产效率与用户拍摄热情。日前百度全民小视频上线的一键动漫功能,它开辟出了一条新的趣味化创作的新路,这或是AI与短视频结合的第三个阶段。
为何说全民小视频AI动漫玩法是AI短视频的第三阶段?
这基于几个理由:
其一,它击中了年轻人的二次元痛点,填补了年轻人对短视频玩法的一种潜在需求与市场空白。
今天,95后为动漫付费的比例现在比95前超出了10%,二次元已经是影响年轻人的主流文化;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Z世代(95后00后)现在是2.6亿,动漫和漫画在年轻人关注的TOP榜单中排名第一。动漫是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但在过去短视频产品进化过程中,一直没有动漫化功能的引入,但观看动漫短视频的需求一直广泛而真实的存在着。
比如在动漫短视频领域,“狗哥杰克苏”是一个成功的典型,“狗哥杰克苏”的设计团队通过设计出带有小狗、小猫动漫头像的人物打造出连续性的短剧IP故事,快速吸引了大量高黏性粉丝,目前在各大平台累积粉丝近3000万。
有业内观察者看到,在一些短视频平台,曾有创作者利用其他动物的形象,打造拟人化的情侣IP,也带来很高的热度与关注,甚至是模仿者,都有几十万的关注。
全民小视频的一键动漫功能的一大看点在于,它有多种平滑技术的应用,能让二次元虚拟形象成功的“动”起来。比如眨眼、说话等小动作以及转身、走动等大动作,“一键动漫”新功能都可以真实还原人物的个性化特征。这种技术是将真实人物动漫化呈现,在短视频内容创意上带来了想象空间,比如说,当前短视频流行各种剧本化故事演绎,如果将短剧团队的人物变身为动漫形象,那显然是一种更为有趣新颖与吸引眼球的创意呈现,它其实是找准了年轻人对短视频动漫的潜在需求与趣味痛点——年轻人终于可以通过二次元动漫的方式去演绎个性化的短视频了。
其二:短视频是连接动漫产业、实现创作者动漫IP商业变现的一个契机。
契合年轻人趣味的萌态动漫形象向来具备制造流行的潜质,卡通动漫的趣味玩法曾经出现了不少爆款产品。比如说2014年的脸萌就是经典案例——用户可以通过Bitstrips自己创造头像的样子,包括了脸型、五官、发型、身材等元素,引发了当时用户社交刷屏。
在国外也有相关案例,去年11月,就有一款基于虚拟形象的社交产品zepeto风靡全球,Zepeto的功能基本包括两大部分:虚拟形象塑造和社交互动。用户通过自主设计自己的卡通虚拟形象,然后用虚拟形象开启社交之旅,比如制作表情包、拍视频,或与开通了ZEPETO的名人或朋友合照等,也带动了分享潮流。
作为年轻人的社交语言,动漫二次元虚拟形象一向都有爆款潜质,在今天短视频陷入玩法的疲态之时,它往往能激发用户创作与分享的欲望。
它带来了两点变化:其一,利用平台的AI技术将个人与团队的表演生成二次元虚拟卡通动漫作品,本质上降低了动漫短视频作品的门槛,它能激发更多普通人加入到创作阵营中来,而短视频动漫形象在社交分享层面也有着不错的优势,它可能会带动用户的分享与创作热潮。
其二,它也是用AI连接动漫产业的一个尝试,在二次元内容生产与内容变现上,带来全新的业态与商业模式。比如它可以助力网红创作者打开动漫IP的营收空间——比如通过优质的动漫化内容生产输出,打造人格化的动漫IP,它可以面向粉丝出售个人动漫形象T恤、衍生品玩偶等,激活粉丝的动漫付费的需求,为短视频创作者提供了一条新的商业变现路径。
因此,这不仅是一次吸引用户注意力的玩法创新,也是让普通人参与到动漫创作中,是连接动漫产业的一个尝试,它或将给全民小视频带来一定的商业增长空间。它一旦引发分享潮流,其他短视频玩家跟进效仿的可能性会非常大。
5G之年,AI或将成为短视频破局的大方向
从今天的趋势来看,包括Facebook、Google、百度、腾讯等在内的国内外巨头都在积极推动AI与视频的结合。比如谷歌YouTube部署了AI系统,能分析视频片段解读令人不适的视频剪辑,然后屏蔽这些内容。Facebook提出新的AI模型可以对原始视频中的动态的角色进行定位和提取,提取后的角色可被开发者控制,并且添加上任意背景即可生成新视频。而百度短视频玩法背后一直都是AI驱动。这次全民小视频动漫化的创新,也是AI技术的加持。
为什么会出现短视频与AI结合的大趋势呢?
一方面,过去短视频上半场的打法核心是优质内容输出,是通过筛选头部优质有趣的内容吸引用户消费观看,而当前短视频行业的增量空间逐步见顶,短视频的竞争风向也正在转向——一方面是注重流量增长,一方面也更加注重用户的商业价值挖掘。
也就是说,短视频上半场各玩家的主流打法是通过内容吸引用户注意力、占用用户时间、沉淀流量,大量普通用户充当的是内容消费者。
而下半场随着用户增长斜率趋缓,AI技术的进步,平台更注重调动用户对自我展现的欲望、内容互动分享的深层需求,让用户从围观者与观看者到内容创作与互动参与者转变。
这种转变就如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在其《第三次浪潮》中预言:在技术变革的驱动之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界限将会逐渐模糊,他们就是所谓的“生产型消费者(Prosumer)”————即用户即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从全民小视频一键动漫的引入来看,这种“产消者”理论正在短视频领域得到验证。
此外,随着5G商用落地,移动AI芯片等硬件能力的不断提升,与AI的结合将越来越紧密,包括AR、人脸识别、动作捕捉等将应用于短视频,AI也将推进短视频平台的审核效率,剪辑生产效率、提升玩法体验创新,甚至与许多行业融合、渗透。某种程度上说,AI将是整个短视频行业在未来大幅投入以及拉开差距的一个领域。
从2020年趋势来看,全民小视频当下的AI动漫玩法其实是这种短视频AI趋势演进的一个注脚,AI技术在短视频行业的渗透将越来越深入,它将是下一阶段的重要赛点,也是化解用户审美疲劳,带动行业进入增长的第二曲线,并左右行业竞争的重要胜负手。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