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伴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和信息化数字化的创新推动,服务消费在整个消费市场中的占比快速上升。生活服务业在业态、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发生明显变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1月28日下午,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与消费潜力释放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在会上表示。
会议现场
党中央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把扩大内需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引领和创造需求。在此背景下,座谈会旨在对当下及未来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及消费潜力释放的相关诸多实际和前瞻性问题进行讨论。
会议主要讨论了数字化转型对促进生活服务供需匹配的作用和对生活消费的主要影响、我国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进展和发展趋势、如何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培育和壮大生活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促进生活服务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重点难点堵点等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
王微在会上指出,生活服务业已经到了拥抱数字化的时代,过去服务业的发展方式较为传统,数字化来临以后,互联网的创新和传统业务的结合,给了生活服务业一个巨大转变的机遇。这不仅创造了互联网的线上服务,同时也为线下的服务创新、企业转型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她认为,生活服务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主要有三点利好。首先,最大的获利方是老百姓。通过美团等生活服务类互联网平台,老百姓获得更好的服务和更多的便利,实现了消费成本尤其是时间成本的节约。他们通过互联网得到了很多实惠,这种实惠不能完全用金钱来衡量;其次,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改善了社会对于服务人员的认知定位,提升了服务业的社会地位,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开始投身生活服务业。这些变化会进一步激发老百姓对服务消费的需求,推动行业的发展,推动制度的变化,再循环回来又推动消费。大循环实际就是供求互动、制度调整的大过程,形成很好的正反馈机制;再次,生活服务业与数字化的结合,特别是传统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扩大消费、促进生活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非常重要。中国服务业过去高度依赖于人工,疫情发生后智能化服务不断涌现。今后,我国生活服务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会成为大趋势。
生活服务业存在大量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它们缺乏“上云用数赋智”的能力。对此,王微分享了其在浙江调研农贸市场数字化转型的经历。我国传统农贸市场商户较多、数字化转型难度较大,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和采购技术服务等方式,利用第三方技术团队为农贸市场提供整体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农贸市场的价格信息、品种类型、销售数量等后台数据进行维护和运营,推动了浙江全省的农贸市场整体的数字化转型。目前,江苏、云南、广西等省区也相继推进农贸市场的数字化转型。
针对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消费增长点的培育和壮大问题,王微坦言需要进一步深化对于生活服务业的认识和界定。生活服务业往往被理解成日常生活中旅游、餐饮、电商等相关的服务业,这就将教育、医疗等和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服务排除在外。未来应该思考将更多行业纳入生活服务业数字化的范畴。
关于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方向,王微强调需要从三个维度深化。第一个维度的深化,是在生活服务业企业内部,除了数字化与服务的创新结合外,更重要的是注重企业自身运营管理模式的数字化转型;第二个维度的深化,是围绕着生活服务业供应链的深化,即数字化向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实现供应链的数字化。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除了服务产品的创新、服务模式的创新,更多的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个链条打通以后的整体数字化转型,之后就是发展模式的创新;第三个维度的深化,是生活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机制转变。通过数字科技的赋能,让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动力从过去依赖土地、传统劳动力和小规模的资本,转变为依赖科技、创新和更大规模的社会资本、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支撑,实现发展动力的转型。
王微表示,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消费潜力的释放存在着内在的相互联系,中国经济发展也恰恰到了这样一个关键时期,从政策的角度来讲要把互动的机制搞清楚,在关键的堵点上、重要的短板上发挥政府的作用,施加政策的影响力,增加投入,让这个互动机制真正转起来。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