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两年的时间中,关于自动驾驶的话题不断升温,特别是今年,进入2018年,包括Waymo、百度等在内的多家企业紧锣密鼓地推出了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这样密集的节奏让人们意识到,自动驾驶商业化元年或已开启。但与此同时,自动驾驶的快速升温和激进发展所引起的争议也越来越大。
自动驾驶无论是从技术还是法理上来看,目前在短时间内能不能达到?笔者认为,这个短时间至少以10年计算。但从这两年的企业发展来看,自动驾驶似乎已经可以手到擒来一般简单。在国内,我们可以看到一堆企业宣称自己达到了L3或者L4级别的自动驾驶,而全自动驾驶(即无人驾驶)的实现时间在5年之内,一些激进的企业甚至宣称自己在2020年左右就可以实现。
自动驾驶真的是so easy了吗?目前全球量产最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车是奥迪A8,自动驾驶级别是L3,而在国内刚刚上市且具备自动驾驶的大众品牌高端SUV探岳,自动驾驶级别是L2。被许多人奉为大神级存在的特斯拉,其自动驾驶级别应该在L2-L3之间。即便特斯拉宣称其自动驾驶是全球最为领先的,但其实,说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属于高级辅助驾驶也可以。从全球来看,大部分企业的自动驾驶(可量产)都在L2级别,或者向L3过渡的阶段。
在2017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宝马董事会成员Klaus Frhlich表示,公司现在用于L2级别自动驾驶的传感器和硬件,比一些竞争对手(如特斯拉)用于L5级别的都要多。他表示,“现在还没法将用于L5的传感器堆在一起,因为他们还不存在。我们必须开发基于芯片的激光雷达,而且不是只要一个,而是需要五个。”
在L3之上的Level 4自动驾驶的算法准确性和精确性要求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认知水平,这就需要的是极具快速精准的算法和稳定的计算平台。当然,这更离不开硬件的支撑。从某种程度来说,自动驾驶的实现首先是基于硬件的提升,而这基本上掌握在零部件企业的手中,特别是传感器的升级。在零部件企业中,博世目前正在推进技术由L2向L3转变,其计划在3年内推出L3级别的量产系统。而从这个基础来看,在2020年实现全自动驾驶无异于是“天方夜谭”。
在整个产业链中,虽然在很多研发自动驾驶汽车的企业看来,激光雷达在环境感知方面有很好的表现,但碍于成本,激光雷达现在离量产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而除了上述技术方面的挑战,目前业界在自动驾驶运营过程中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高精度地图技术、自动驾驶数据、法律法规以及人才方面,也都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其实,抛开传感器此类硬件是否支撑不说,作为自动驾驶另一个基础的高精度地图目前也还没有办法做到支撑L4以上级别的实路行驶。
在高德地图的一次采访中,对方高层坦言现在是属于硬件赋能软件的阶段,并不是软件赋能硬件的阶段。在基础尚且没有达到的情况下,要实现所谓的自动驾驶高阶或者是期待的L5级别,难道不是“无根之木”的事情吗?即便是把智能作为大卖点的新造车企业,也并不完全认同自动驾驶短期内实现的观点。
近期,笔者在和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交流时,沈晖很直接地表示,实现自动驾驶的过程不见得那么快,全自动驾驶可能还要十年。这种“实现”可能还只是在技术上的理论化场景中实现,在实操中,全自动驾驶的时代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全自动驾驶将带来人类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是出行方式的单一变化。而从汽车产业的发展来看,一个小技术的验证通常都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以确定对人全方位的保护,而未来这种大变化,所需要的时间只会更多。
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迫使企业对新技术的研发快马加鞭,特别是互联网企业的入侵更加重了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危机感。但互联网的迭代理论在汽车行业中也有致命的弱点,迭代的是软件,而硬件无法迭代,但决定一辆车的好坏与安全的主要还是硬件。在企业对智能驾驶前所未有的进行大跨度追赶的时候,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基本点。而互联网在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也应该更加尊重生命和对制造的敬畏。毕竟,所谓的颠覆并不是目的,而是升级的方式。
特别在近两年,全球发生了多例自动驾驶汽车事故,充分说明了这项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未达到可以运营的条件。目前,国内一些企业为迎合消费市场或制造噱头,或夸大宣传所谓的智能化配置,严重误导了消费者对汽车的真实认知。
中国智能汽车指数第二批车型测评结果显示,在所选取的10款近两年上市的、累计销量达3000台以上,且广泛应用ADAS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中。虽然大部分车型在AEB以及LDW(除未搭载)上表现不俗,但ACC、BSD 和APS评级优秀占比总体不足三成,其中,ACC目标车静止工况得分率有三款车型获得满分,而有三款车型均未得分。
一次评测,让所谓的搭载N项ADAS的车型暴露了巨大的安全问题,宣传与显示“冰火两重天”的背后,看起来在“大跃进”的自动驾驶可能需要“静静”了。
声明:本文仅为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