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技术已经变得让人难辨真伪。从文字、声音到图像、视频,没有什么是 AI 不能创造的。这在犯罪分子看来,无疑是一件“如意金箍棒”。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近日,犯罪分子通过商业化的人工智能语音生成软件,成功模仿并冒充一家英国能源公司的德国母公司 CEO,来欺骗其多位同事和合作伙伴,一天内多次诈骗并转移资金,使得该公司损失 220,000 欧元(约合 173 万元人民币)。
该报道称,这是一起语音欺诈的新案例,即 vishing(“语音网络钓鱼”的缩写),犯罪分子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自动化网络攻击并诈骗,获取钱财,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手段。
华尔街日报引述这家英国能源公司的 CEO 话说,他正在与他的老板,即该公司德国母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通电话,对方要求他将资金发送给匈牙利供应商。据该公司的信用保险公司 Euler Hermes 表示,这名来电者表示该请求非常紧急,要求行政人员在一小时内付款。
据悉,该英国能源公司由 Euler Hermes(裕利安宜)集团投保,后者承担了全部被骗损失。该公司反欺诈专家 Rüdiger Kirsch 表示,英国首席执行官认可了他的老板有着轻微德国口音以及他在电话中的声音旋律。这英国 CEO 认为,这就是他的德国老板打来的。
有趣的是,当 22 万欧元到手后,这德国“老板”又打电话来了,前前后后,他给打了三次电话,他表示,其德国母公司需要转移资金偿还英国公司的费用。然后他们在当天晚些时候进行了第三次电话会议,再次冒充德国首席执行官,并要求第二次付款。由于转账偿还资金还没有到来,而这次电话号码是来自奥地利的,该公司行政部门开始怀疑,所以并没有支付第二笔款项。
后来的调查显示,冒充德国 CEO 的犯罪分子将骗来的资金,从匈牙利转移到墨西哥和其他地方。截至目前,当局已经结束了相关调查,暂时未确定这次诈骗事件背后的罪魁祸首。
事实上,由于这一事件是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攻击,找到犯罪分子无疑是“大海捞针”,但给人们提了醒,未来企业和组织都可能遇到这一事件,如何处置才是根本性办法。
随着基于 AI 技术的工具逐渐兴起。一方面,它为探索和创造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它也没有边界和护城河,助长欺诈事件的发生。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隐私的底线,因此就很难有个通用的解决方案,所以,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但是,我认为坚持数据向善非常重要。”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周以真对 DeepTech 表示。
或许,当大众认为技术正在快速影响人们生活的时候,要深刻意识到,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正向的回馈,还有负面的效应,这把双刃剑,如何利用好,将是全人类最严峻的课题与挑战之一。
万一碰到了 AI 语音诈骗,你能听出来吗?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