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腾讯(HK:00700)股价的连连下挫,引起各界广泛的关注。各类财经媒体,亦颇具“一致性”思维地开始反思腾讯的战略失误和增长乏力。
我花时间看完几乎所有的负面评价后,只能说这些替腾讯操碎了心的媒体们,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
说白了,就是源于股价的持续下跌,反身去归因腾讯的基本面问题,非要掘地三尺显示自己的“洞见”。
我只想弱弱问一句,年初腾讯股价创新高的时候,公司与现在的战略基本没有任何变化,那时候怎么没人说腾讯战略有问题?
实际上,笔者看来,分析评论腾讯的人群里,人云亦云者很多,但真正看懂它的人却很少。对此,我在下文展开说。
市场在担忧什么?
基本上,对于腾讯的担忧可以归因为两个层面:
【1】表层上,担忧腾讯的业绩增长乏力。
在GAAP准则(通用会计准则)下,腾讯的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是61%;但根据Non-GAAP准则(非通用会计准则,即扣除了投资收益和非现金项目,有点儿类似于A股的扣非),腾讯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增速29%,增长放缓的原因,来源于游戏和社交两大业务增速的放缓。
游戏方面,《王者荣耀》上线三年来,游戏用户增长速度还是在线时长都在收缩;新的现象级手游《绝地求生:刺激战场》虽然渗透率不断提高,但是迟迟没有拿到版号,没办法带来实质的盈利。
社交方面,依托于微信和QQ两大社交软件的用户增长已经趋于天花板,并且广告投放的精准度有待提升。
投资收益,也就是Non-GAAP没有记入的部分,由于近期港股的普遍性回调,腾讯参股的众多待港股IPO(美团点评等)的资产和已经上市的资产(众安、阅文、易鑫、小米等),对于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了不确定性,从而影响腾讯整体的利润水平。
并且,市场对于腾讯的估值现在是按照互联网公司30+、40+市盈率在给,如果其投资收益占净利润比例进一步提高(2018年一季度占比近三成),那么市场也许会按照投资公司的估值(5~10倍)给,那腾讯估值还存在大幅度回调空间。
【2】深层上,担心腾讯的战略失调。
关于战略上的批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司大方向上,普遍担心腾讯现在成了个投资公司,自己只专注做两个半(即社交+内容+半个互联网+),把其他交给合作伙伴去做,所以腾讯参股了一大批公司,也就是腾讯所谓的赋能型投资,不追求控股,追求构建生态链。
这就导致了在游戏业务以外,腾讯这几年基本上没有新的现象级的应用出现。尤其是面对今日头条和抖音两个现象级产品的用户增长,腾讯表现的力不从心。
很多人开始怀疑腾讯是不是有点儿创新不动,游戏太赚钱导致荒废其它武功了。
另外一方面的担心,体现在腾讯的数据和算法上,这一点其实偏战术层面。
腾讯坐拥两大流量天王微信+QQ,并且根据统计,腾讯系移动APP用户使用时长占中国所有移动使用使用时长的约48%,接近半壁江山,积累了20年,足足掌握着中国互联网80%的用户数据。
就这样一座金山,腾讯由于算法上的问题,没有用好,无法变现,被今日头条在追赶的灰头土脸,最新的数据今日头条系(加抖音)已经在用户使用时长上提升到了10%以上。
以上两个层面,就是市场对腾讯的广泛担忧。好像股民们深以为腾讯不行了开始选择用脚投票。
反映在股价上,便是从一月底的高点475港元,近几个月已经连续下挫到上周五收盘的337港元,足足跌了近30%,估值水平也从年初的60+倍市盈率,下降到当前的30+倍市盈率。
腾讯的情怀
股王就这样要走下神坛了么,从此掉头向下了么?
如果你这么想,我只想说一句,“你真的没看懂腾讯。“或者说,你真的不懂马化腾和张小龙,作为工程师出身,对于互联网最本质的情怀和价值观。
【1】先说表层的担忧。
腾讯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2018年Q2,总营收736亿港元,同比增长30%;毛利344.46,同比增长22%,GAAP下净利润为178亿,同比下降2%,环比第一季度的240亿下降了23%。Non-GAAP下归母净利润197亿,同比增长20%,环比第一季度183亿增长8%。
具体的业务拆分我这里不细说了,感兴趣上网看看原版的财报。
毫无疑问,这一份财报明显低于大家对于腾讯增长50~60%的幻想。但这份幻想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一个几万亿体量的公司,你让它每个年度同比增长50~60%,可能么?
作为投资者,更应该在这个腾讯股价回调30%时候,冷静的思考,在这份财报下,是否已经反映足了悲观情绪,然后来决定这里能否上车,或这里只是半山腰。
首先看大家最关心的下降了2%的净利润,正是由于二季度腾讯在GAAP准则下的投资收益大幅下降,使得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与非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出现倒挂。
这难道不就是大家一致期望的主营业务(扣除非并购+非现金项目)的增长么?虽然涨幅放缓,但是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在主营业务上还是环比上升了8%的。
网络游戏方面,公司同比增增长19%但是环比下降19%到176亿元,这主要是源于最新的现象级吃鸡手游没有拿到版号没办法产生收益。
由于宏观政策问题,腾讯的很多款游戏都没有拿到许可证,处于排队状态,现在已经开通了游戏绿色通道,可以有1个月的延迟过渡期。
虽然公司也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能拿到许可,但是我们从更根本上去想,用户对游戏的需求少了么?没少。政策可能一直暂停新的手机游戏出来么? 根本不可能。所以游戏这块真的不用太担心。
社交方面,微信月活账户达到了10.577亿,同比居然还增长了9.9%;QQ的移动终端用户则增长了7%,到了7.086亿。在互联网红利已经到顶的情况下,还能缓慢渗透,正是说明腾讯在国内流量王者的地位。
网络广告方面,实现了39%的增长,媒体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6%及环比增长43%。
其他业务上,支付相关的业务用户日均成交量上升40%,云服务收入同比翻倍,目前腾讯云运营在全球45个可用区,而一年前为34个。
具体数据和公司的解释详见公司财报,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纵览整个财报,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腾讯肯定比三个月前更好了吧?无论是社交带来的护城河还是其他业务上的进步,都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腾讯的股价从年初就没有回调,跟亚马逊(NASDAQ:AMZN)和苹果(NASDAQ:AAPL)一样,一路向上,那这份腾讯的财报,可以说是明天大跌25%以上的前奏(就像一样做社交的Facebook);
但是基于目前腾讯已经回调了30%,相当于主动降杠杆了,而表面上业务没什么太大变数,从股票的价值和价格意义上,你还觉得调整空间有多少?
【2】我们再讨论下深层次的担忧,关于腾讯的战略。
李国飞先生一篇《全面反思腾讯的战略》刷爆朋友圈,其主要论点就是腾讯目前的玩儿法,根本没有好好利用数据金矿,做好算法开发,产生流量变现,并且其为了说明算法的重要性,引用了《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的话:
“未来的上帝将不再是客户,他们将不再是经济链的顶端,经济链的顶端将是算法,算法将会帮我们做出越来越重要的决定,帮我们分析和解码客户的需求。”
并且国飞先生认为”好的算法可以“点数成金”,没有好的算法,数据只是塞满硬盘的无用之物。
我听完真后微微有点脊柱发凉,按照这种描述,终端的用户将不再是上帝,而是算法。
这句话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未来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算法提供的?
上网看个视频,全是按照你过去的用户习惯搜索出来的:喜欢八卦,就给你推的全是八卦;喜欢美女大长腿,那推的全是美女大长腿‘你去哪儿购物,去哪儿吃饭,甚至去哪儿约会,去哪儿看电影,一切的一切,都是算法根据你的习惯或者搜索数据,生成的……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样的世界很恐怖么??
首先,关于技术层面,算法是否真的可以做到完全模拟人性,能完全知道人类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我就从常识上讲,这可能么?
最近这些年,人类脑科学的进展根本没有显著性的发现,关于人类的大脑和心理状态,是个世纪难题,算法对于人类的服务,不可能超脱过人脑的范围吧?
那么问题来了,就算你收集了连续三年的生活数据,吃喝拉撒住行,吃了三年小笼包的我,今天早餐隐含在身体内部另一个我就突然想吃油条,算法可能知道么??
其次,应用层面,互联网的本质不应该是开源的么?链接一切,才是互联网的真谛。开放与包容才是互联网诞生的目的,如果我现在看的买的用的全是算法推荐给我的?难道这不又是一种封闭么?
意外,才有惊喜,链接,才有迸发。
我是一个间歇性的今日头条和抖音用户。什么叫间歇性,由于今日头条和抖音强大的算法,使得我每次点进去都起码要消耗掉半个小时以上,小视频一条接一条,看的根本停不下来,全是我喜欢的内容。
但是每当过了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就发现有点儿不对了,啊,又浪费了一个多小时的宝贵光阴看各种推送,然后就毅然决然的赶紧删除了APP。之后,什么时候无聊了,再下载,看上瘾,再删除。
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广告的占比非常高,起码超过20%,一不小心就点进去到购物页面。
我相信,今日头条通过强大算法能力,已经完全掌握我想看什么了。但是我底层上,我却不喜欢天天呆在里面,里面的世界虽然五光十色,但是那不是真实的世界,全是算法,给我构建的世界啊。
很多财经媒体们批评腾讯掌握了这么多数据,不好好利用,微信这个用户基数,居然广告点击变现能力如此传统,做用户画像如此粗糙,给一个天天晒豪车的人,推送拼多多不推送玛莎拉蒂……
互联网的本质,不就是这样么?开豪车的不应该知道原来中国大地上可以9.9包邮买6卷手纸么?
看似不作为,其实是最大的尊重用户。
我相信张小龙作为工程师出身,不是不知道算法的重要性,不是不知道广告可以带来巨大的微信流量变现。但是他没有这么做,给用户一个干净,私密性相对不错的社交平台,这才是作为微信之父的操守。
再说战略上面,批评就更邪乎了。
说腾讯只知道投资参股企业,不知道控股企业,没有形成闭环,数据没有闭环,产业没有闭环,对于生态链企业的赋能不够等等。
我只想说,这难道不就是腾讯么,从一开始它就是战略Copy,然后迅速追上,用产品取胜。
这一点,小马哥跟马爸爸是完全两种领导。
马云的战略性眼光和政治觉悟,是外星人级别的,没几个人能有。
小马哥作为AT争霸的另一端,在当前互联网红利增量时代过去的情况下,战略性的保护好基本盘社交+游戏不失,试探性的参股各个垂直龙头,用流量换打了折扣的股权,然后当赛道明晰了,增量市场有苗头了,迅速赶上,多优秀的策略。
小马哥如果是战略扩张的性格,微信就不会出现,王者荣耀可能也死于襁褓,腾讯不会有今天。
最后的话
从表层上从深层上,腾讯还是那个腾讯,而估值已经被杀下来,股价已经回调了30%。
看看大洋彼岸的Facebook(NASDAQ:FB),再看看我们的企鹅,下面该怎么做,各位看官上车赶路还是下马独行,还请各自好生珍重。
归根结底,互联网的本质,就是腾讯坚守的“连接一切”。
声明:本文仅为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