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对航空作战和战局的影响有多大? 火箭残骸会砸到人吗?宇航员在太空中怎么上厕所?在今日头条,西安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讲师梁毅辰和“三一博士”一样,因为一个个高质量的“硬核”科普视频备受关注。
“Mr苟胜”,是他在这一平台上给自己取的网名。鲜少有人知道,这个“土气”的名字背后,藏着一个小秘密。“搞科普千万不能阳春白雪,我给自己取个接地气的网名,就想先从潜意识里拉近大家与浩瀚宇宙的距离。”如今,他的头条账号已吸粉44万,获赞139万。
无意上传微课视频引发关注
从一名高校教师到今日头条的科普创作者,32岁的梁毅辰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更像是一场“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巧合。
他向三秦都市报记者介绍,自己从小就有一个“蓝天梦”,本科、硕士均在西北工业大学读的飞行器设计专业,父母都是老师。“祖传的讲课手艺不能丢,于是毕业后我也选择了当老师。最初做视频,其实只是为了给学生上微课。”梁毅辰说,2016年,“慕课”和“微课”在全国风行,他按学校安排,将自己教授的《航空航天概论》做成系列微课放到了网上,得到了还算不错的评价。
2019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梁毅辰心血来潮,将一段微课视频发到了抖音,没想到一觉醒来居然吸引了上千个粉丝。“本来抱着发朋友圈的心态发的,只是想让朋友们看看,没想到得到这么大关注,这对我来说算是个正向激励,于是我开始每天截一小段微课视频放到抖音上,粉丝数虽然不算爆发,但一直在稳定增长。”
一段时间后,粉丝越来越多,梁毅辰开始觉得仅仅截录微课显得“诚意不够”,于是决定拍摄科普视频。但很快,他发现这件事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容易。
“在抖音上,大部分人的心理预期是在1分钟内获得足够的信息,这对于我们这种不给90分钟根本讲不完一节课的教书匠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挑战。”为了缩减时间,稿件要精简再精简,语速也要尽可能快,但这样很难将一个选题讲清讲透。“几乎每天都在'留住客官不划走’和‘把事情讲明白’之间找平衡。”
这个时候,今日头条和抖音的及时引导,化解了梁毅辰面临的困境。“他们的运营人员联系到我,建议我入驻今日头条,以及主打中等长度视频内容的西瓜视频。”他介绍,这一过程中,平台运营非常用心,“每天都追着跟我沟通,指导我标题怎么做、封面怎么做等等,这样子一段时间后,视频的传播效果越来越好,粉丝量也逐步上来了。”
Mr苟胜讲解探月相关科普知识
认真做视频 只为用知识影响更多人
拥有了固定受众后,如何选题、如何最大程度提升内容质量,从而实现最广泛的传播成为梁毅辰思考的重点。
对自己的粉丝群进行分析后,梁毅辰发现,90%以上都是青中年群体。他经常向网友们询问,“你最想知道哪些有航空航天有关的知识和问题?”与此同时,他留意到,与大家生活相关或者一些比较新奇、脑洞大开的话题,更容易得到青睐。
“比如近期大家都比较关注嫦娥5号发射成功的事儿,我就借此讲解了‘嫦娥五号’要采集的钛铁矿、稀土等月壤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战略价值。比如我曾就自己小时候的一个‘脑洞’,‘如何将骨灰变成一场流星雨’做了一期科普视频,效果都不错。”
“听苟胜老师讲课如饮甘醇,有趣又有营养!”“通俗易懂,讲的好。就连我这个没多少科学基础的人都能听懂。”点开“Mr苟胜”的今日头条主页,几乎每一条视频下方的评论区里,都能看到类似的称赞。
梁毅辰直言,这让他觉得十分有成就感。“在我看来,知识就是用来影响人的,能影响更多人就影响更多人。这是我决定认真将这件事做下去的初衷。”他表示,除此之外自己发现,很多人很喜欢航空事业,但并不了解,甚至存在一些误解,“比如曾有人问我,你近视还能学这个专业吗?其实设计飞机是与视力无关的。从这个角度,我想做航空人的‘发言人’,揭开这一行业的神秘面纱,让更多人了解、关注到我国航天事业的前景和现状。”
Mr苟胜讲解嫦娥五号探测器结构
因视频创作获益 希望更多人加入
至于这一年多来的收获,梁毅辰感慨,多到不胜枚举。“通过视频创作,我认识了一批高教界、科普界、科研界的同行,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另外这件事带我体验到了一种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似乎每一天的状态都是全新的,都是充满惊喜的;还有就是我做出了一些成绩,给我带来了'名',以及一些额外收入。”
同时,他提及,做视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也有一定帮助。“有人曾质疑,老师做'网红'是不是'不务正业',其实这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接触网络科普视频的制作后,我发现在通识课内容设计以及教学设计中积累的经验给我的科普视频制作帮助很大,而科普视频在网络平台上的运行结果,又可以让我知道,大众对什么样的知识更感兴趣,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更容易懂,从而反哺我的课堂教学。”他说,更直接的好处是,他录制的几乎每一个视频都可以用作自己课堂上的素材。
对于未来的规划,他也有清晰的构想,“首先要继续提升视频质量,接下来还打算做航天史的系列视频,去拍纪录片,考飞行驾照,完成博士学业。也希望更多这一领域的专家老师加入到今日头条的创作阵营当中,科普航空文化,让它有一天可以像汽车文化一样深入人心。
他向记者提到了一个小细节,“每年新生开学我都会问我的学生,你们谁是真的喜欢了解这个行业自愿报考的,说实话,举手的人并不多,所以我有时候看到有家长留言说,我家孩子很喜欢看你的视频都会很开心,我希望这些视频能帮助他们找到兴趣,未来再问这个问题时举手的人更多一些。”
多种“姿势”扶持 头条帮创作者“减负”创收
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还要花费一定时间去搞视频创作,精力是否跟得上?梁毅辰向记者介绍,其实从今年初起,视频后期就已经不用自己做了。“今日头条专门为我包装了独家系列节目《日理万机》,我只需要策划好选题,将讲述的部分录完发过去,素材收集和叠加都不需要自己操心,平台一力承担。这种情况下做一个视频我的负担是没有那么重的,不会影响到工作,还可以将节省出的时间用在查找资料、撰写内容上,保证视频内容更精确详实。”
他评价,今日头条在保护扶持创作者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生态。“无论是前期的培训体系,合作过程中的专业支撑、还是后期对作者权益的保障,都非常完整。”
事实上,这一点正是今日头条当下及接下来重点发展的方向。11月25日刚刚落下帷幕的2020今日头条生机大会上,一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健康、财经、科学、教育等多个专业垂直领域内容,在今日头条大受欢迎。相关垂类内容在平台上的月阅读和播放量超过10亿次。
今日头条内容生态总经理洪绯表示,平台将推出“头条行家计划”,在未来一年投入2亿现金和价值20亿元的品牌曝光资源,并将拿出100亿流量来支持专业创作者。所谓专业创作者,在洪绯看来,主要就是指“具有一定知识和专业背景的行业人士”,其特点是拥有专业实践经验、热爱总结分享和富有社会责任。据统计,目前今日头条平台上拥有职业身份认证的创作者超过13万人,包括医生、律师、博士、学者、考古专家、农技专家等多领域人士。
据介绍,除流量和现金扶持外,该平台还计划提供创作者品牌打造服务。今日头条奇点工作室将在IP孵化、内容策划、作者包装等层面助力专业创作者。此外,为了降低视频制作的技术门槛,今日头条将与剪映产品联动,预计到今年12月,创作者可以使用剪映制作视频并一键发布到头条平台。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