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iPhone11系列的销量让不少人大跌眼镜,早前数据显示,天猫iPhone 11预售首日的销售数据较iPhone XR增长了335%。京东iPhone 11预售销量同比增长480%。当前,iPhone11系列新配色售空,暗夜绿溢价超过500元,甚至有黄牛囤货,暗夜绿加价1000元。绿色、紫色也均无货,加价幅度从200~500不等,可见,虽然大量消费者嘴上说着浴霸丑,但买起来还是“香”。“暗夜绿”、“浴霸三摄”等关键词也频频上搜热。
与4G版iPhone11系列相对应的是,许多厂商都已早早发布5G手机,但当前似乎并没有引发消费者抢购5G的热潮。关于“买手机是否就应该买5G”的想法在不少消费者心中有所动摇,也有用户为了印证购买4G的合理性,嘲讽买5G手机是一批小白鼠。尤其是库克说了那句5G太超前的结论之后。在知乎上,也有人在问,为什么明明5G网络离普及还非常远,很多人却将有无5G作为购买手机的最重要指标?前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李楠也表示,iPhone 12之前的所有5G手机都是小白鼠。
不要低估5G的布局推进速度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技术进步是推动消费者需求的重要的力量。5G是未来,甚至是国家之间的战略角力点,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面对汹涌而来的5G浪潮,许多消费者犹如身处一个十字路口,面临着一种选择焦虑——买了5G手机也暂时找不到5G的快速体验;但不买5G手机,在1-2年内5G普及了,又得换机“很亏”。
这其实应对了消费心理学上的“决定疲劳”理论——即面对不确定的事情,倾向于求稳。而买4G就是一个更稳定的决定。尤其是消费者身边的等等党更多——等5G网络成熟、等5G资费确定、等性能更好、等价格更亲民……
需要知道的是,5G网络覆盖尽管还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但是5G的发展进程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可能会加速。一个基本常识是,4G手机绝对不能体验5G网络逐步覆盖之后带来的体验提升,就好比去驾校学车为什么主流的都是学手动挡,因为学了手动挡可以轻松开自动挡的车,但后者的驾照却开不了手动挡。
而尝鲜5G手机,不会削弱原有4G高端手机的任何体验,但却具备4G手机体验不到的5G新的功能、玩法,尽管它需要经历一段较长的5G软硬件配套的逐步完善期。因此,买了5G手机是否就是那只小白鼠吗?并不是。
从进度来看,根据中新经纬的数据显示北京预计到2019年底,全市将建设5G基站超过1万个;上海计划2019年将建设5G基站1万个,2020年累计建设5G基站2万个;广州明确2019年完成不低于2万个5G基站的目标,2021年全市建成5G基站6.5万个;深圳规划2019年底将累计建设5G基站1.5万个。
不过预想永远赶不上变化,从预想来看,一线城市基本2020年完成5G基站建设,二三线速度会慢一些,但是从当前国内各方对5G的重视程度来看,现实中的5G网络建设以及用户普及的速度往往会超过预期。
有人就提到了4G手机出现时候的情景——在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发放4G牌照,当时众多业内人士说4G普及遥遥无期,可以买3G手机先用着。可是在过了仅仅一年,2014年9月,中国移动3G、4G用户总数已经达到2.854亿,4G用户数达到4095万。8月、9月,中国移动每月新增4G用户数平均超过1000万。截至2015年底,全国4G用户总数达3.86亿户。
这就是说,如果5G的普及速度节奏加快,2021年,一线城市使用iPhone11可能已经不能体验5G带来的超高速体验。
因此,我们不能因为苹果新iPhone用的是4G就否定5G的推进速度以及5G指标的重要性。
5G不存在超前一说
我们也不能认为当下技术没成熟就认为5G是伪需求与噱头,也很难衍生出优秀的5G产品,这同样的短视的表现。
吴军老师曾经指出一个现象:在2G的移动通信时代,大家对手机的需求无非是打电话,发短信,所以当时认为2G够用了,3G是伪需求。在20世纪90年代,高通公司虽然开发出基于CDMA的3G技术,但是一直找不到很好的应用。
而日本的KDDI公司在2003年率先实现了3G商业运营,希望能解决2G时代音乐下载的痛点,但3G服务普及的难题的在于,当时的硬件与应用配套完全跟不上,后来有了低功耗的ARM处理器,有了省电的安卓操作系统,有了容量密度翻番的电池,有了能够容量大的存储器,有了云计算提供服务,3G手机普及,让各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得到了很好发展,也完成了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闭环。这是技术创造市场很好的例子。
如今5G面临的现状也差不多,从硬件到软件到网络都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华为海思麒麟990 5G版、三星980、高通新7系都已经发布,但当前的SoC中内置5G基带尚不成熟以及射频、天线等供应商也需要持续迭代,操作系统的升级,功耗问题,网络基站建设等都配套都需要同步跟进。
但尽管如此,不能说5G是伪需求,5G的应用场景并不能用4G时代的眼光来看。4G到5G的升级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为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基础设施与舞台,面临着更多的应用场景,比如国际电信联盟认为5G有三大主流应用场景:增强型高速度的移动宽带网,低功耗的物联网、低时延高可靠的网络通信。
也就是说,5G 时代的网络变得复杂,它不仅仅是单纯的通信网络与上网业务网络,也将因此承载物联网、智能交通业务以及智能家庭、城市管理业务。而在生活中的5G应用场景即移动宽带网中,就包括超高清视频/超高清直播/云工作/云游戏/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应用。
需要知道,库克认为5G超前是从其苹果本身的利益角度来说的,新款iPhone不支持5G有它本身的理由,比如笔者在此前谈到过几点,其一是美国电信行业的衰退趋势明显,在 5G 时代,美国已经没有一家能与诺基亚、爱立信以及华为相抗衡的电信设备供应商,苹果的5G进展也快不起来。
其二是苹果所在的美国本土市场在5G基础设施建设上落后了,尤其是美国光纤基础设施严重缺乏,而5G要实现超高速数据传输,离不开光纤光缆的强力支撑。其三是从产品销量来说,苹果需要依赖4G手机走量,5G带来功耗、高耗电的特性恰恰也会拖累iPhone11系列好不容易多出来的4~5个小时续航能力等等。
也就是说,苹果当前处于防御守势,它需要通过5G超前的观点去说服消费者买单,但5G是信息化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从现在到未来并不存在“超前”一说,而只会存在谁将快人一步,更加深入领先,谁能更快的占据优势与技术制高点的问题。
面对新趋势,单一厂商可以有它的安排,但这个世界另有安排
苹果在通信网络上的跟进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慢一拍。第一款iPhone发布于2007年,但不支持3G。到2008年的iPhone3才正式支持3G,比主流品牌晚了五六年,有资料显示第一个拿出3G手机的是松下,第一台4G手机是HTC EVO 4G,这款手机是HTC在2010年推出了一款搭载Android 2.1版系统+HTC Sense界面的旗舰级智能手机,但是无论是松下还是HTC并没有占据当时的手机行业的制高点。
而我们发现,第一款支持4G的苹果手机是iPhone5,发布于2012年秋季,当时的苹果比当时的主流品牌,慢了差不多一两年。看起来,与5G的节奏基本一致。
从过往的通信历史来看,虽然苹果对新一代通信技术跟进总是慢一拍,但也并没有影响到它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而那些快一拍的厂商也最终没有站在浪潮之巅,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对于新一代通信技术的跟进速度,或许并不会决定手机品牌的产品销量、运营以及市场份额的收割,也看不出这些手机品牌的兴衰趋势。
不过需要认识到的是,5G时代是物联网时代,这与过去的通信时代是有质变的区别,因此,苹果在5G时代采用同样的策略是否能再次占据主导权还真的不太好说。
需要看到的是,迄今为止,从诺基亚、爱立信、华为、中兴等厂商到全球运营商都在全球争抢5G网络订单合同,都在一窝蜂地上马5G。
如果按照库克的理论,他们难道没意识到5G是一种超前的物种?
但从华为来看,其5G合同有60多个,在2018年的营业额超过了千亿美元,几乎抵上BAT三家总和;诺基亚依赖5G技术与专利优势,2018年相继崭获多个5G大单,尤其是与美国第三大运营商T-Mobile签署了价值35亿美元、为期数年的5G网络商用合作协议,诺基亚在2018年总营收突破226亿欧元,股价大幅上涨。
这其实已经说明,5G正在给这些厂商带来巨大的利润。因此,如果按照库克的5G超前的观点来看,这些厂商都按兵不动,就不可能推动5G技术的进步以及通过5G给它们自身创造巨大的利润营收。
因此,一个国家、一个企业面对新事物、新趋势可以有它自己的安排,但是,这个世界却另有安排。后发制人的玩法也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时代。领先树立标准,率先拿出创新的玩法是占据主动权的更好的方式。
5G超前的说法,更多是库克的商业话术,目的只是掩盖其自家5G产品缺失的窘境。因为无论有多少优势,不支持5G都会是苹果不可忽视的一个劣势。有人打了个比方,你想买个车,发现它外形奢华,LED大灯,无边车窗,全景天窗,真皮内饰,超大空间,缓震舒适,结果掀开引擎盖往里一瞅是个1.0三缸,关键这车还很贵,你觉得你买车的时候会不会好好想想?
抢先一步布局5G手机,不会成为一家厂商的劣势
我们看到iPhone11发布之后,华为mate30系列新品也发布,相对于苹果,它的亮点就是5G技术的满额搭载,当然,它还需要等待5G基站的覆盖,覆盖进度也并非厂商本身所能控制,虽然5G网络覆盖暂时不足可能距离更好的体验尚有差距,但5G手机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厂商的劣势。
愿意体验5G手机的人,只能说他们是前瞻性更强,是对新事物尝试更为活跃的一群人,其实如果是作为5G应用场景的创业者、相关产业链制造厂商或者行业人士、APP开发者以及爱好者,率先体验5G,也可能会率先发掘出其中的短板、痛点与局限,或者说洞察到其中的商业机遇,率先思考抓住新的商业模式与新的机会。
当然,不可避免的,这其中的不少厂商——当然5G厂商并不局限于手机领域,也会打着5G招牌与噱头,企图通过5G概念圈占一波用户。而按照吴军的说法,要判断5G技术的真伪可以有三个标准:其一,大带宽,高速度;其二,高可靠与低时延的链接,其三,支持海量并发设备。当然,在市场商业规律的作用下,伪5G总会被快速淘汰出市场。
不过话说回来,需要认识到,目前还不能看出对5G通信跟进的速度能够决定一个手机厂商的兴衰,毕竟,从过去2G、3G、4G时代来看,那些抢先一步跟进通信制式的厂商并没有站到浪潮之巅。
但总的来说,对于手机厂商来说,越是有太多不确定性,就越要全力以赴,在一个必然要到来的新趋势面前,抢先一步布局5G手机、研究5G痛点与商业化演进方向它不会是一个错误的战略与决定。对于消费者来说,首批体验5G的用户,也不是人们口中的那些被嘲笑的小白鼠。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