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缔造了数字世界,让全球连接更加紧密,但也带来空前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数字世界已成大国博弈的主领域。面对技术垄断、国家数据主权、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勒索攻击等共同难题,8月26日,2021北京网络安全大会(BCS)举办期间,中外专家齐聚第六届观潮论坛,直击脱钩对抗的问题痛点,寻找合作共赢的对策解药,为更大的全球合作寻求解决方案。
本次观潮论坛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以下简称国创会)和奇安信集团共同主办,主题为“新变量 新视角 新格局:数字世界竞争合作的未来之路”,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举办。国创会副会长郝叶力,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公共机构和数字政府司司长朱巨望,美国退役陆军少将、Palo Alto Networks全球副总裁兼首席安全官约翰·戴维斯,俄联邦安全会议第一副秘书奥列格·弗拉基米罗维奇·赫拉莫夫上将,新加坡亚洲区块链产业研究院院长陈柏珲,以及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等多所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的专家参会,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吕本富主持了会议。
中外专家深入探讨了数字世界国际合作的痛点问题,并提出全球竞争合作可能的机遇和方向。
观潮论坛主席、国创会副会长郝叶力作了开场致辞。她认为,生态问题、贫困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今天人类社会需要面对的真正挑战,在经济发展作为主旋律的情况下,中美总体上应是竞合范式。数字经济“分享、再生、创造”的特点提供了一种普惠包容的发展模式,应引入“新变量、新视角、新格局”,聚焦数字空间新特质实现共赢,避免全球新冷战。中美有着共同引领全球经济通过数字化增长摆脱困境的历史责任,应该重视全球数字经济的流域特点,用“增量思维,整体思维,流域思维”,以创新模式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维持地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尊重多元化体制选择,走向“数字融合的世界”。
观潮论坛理事长、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致辞中说,疫情没能阻止我们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和思考。数字技术开辟出了一个新世界,带来了无数机遇。与此同时,数字世界超越了虚拟空间的局限,频频发生的网络攻击给现实世界带来了实质性破坏。今年5月以来,勒索攻击就造成了“断油”“断肉”“断播”“断零售”,对人民生活、企业生产、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危害。如何在竞争与合作、自主与开放中取得平衡,是各国政府共同面对的难题。在数字世界里,有合作才有未来。这就需要各国政府、学界和产业界联合起来,把合作共赢放在第一顺位,积极寻找利益契合点,运用数字技术解决共同的难题、迎接共同的挑战。最终,合作的硕果将惠及本国、惠及全人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报告指出,如果不同国家、地区和群体可以同样公平有效地使用互联网,新冠疫情对人类发展的负面冲击将被抵消一半。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公共机构和数字政府司司长朱巨望在线上参与论坛讨论。他说,公平竞争,合作共赢,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数字世界普惠全人类的必由之路。互联网和数字世界的治理,是全球人类共同的使命,亟须国际社会通过联合国携起手来共同寻求合作机遇应对挑战。目前,国际社会正在通过区域和国际平台,包括联合国这一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组织,协力应对这些挑战。联合国也在深入探讨数字技术与和平安全,数字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预防网络犯罪等问题,就数字世界的未来,制定网络空间贸易规则,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立法,推广经验技术交流及能力建设,推动多利益攸关方合作,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红利普惠共享,弥平数字鸿沟。
为应对肆虐全球的网络勒索,美国退役陆军少将、Palo Alto Networks全球副总裁兼首席安全官约翰·戴维斯组建了专门的任务组,他呼吁世界各国把勒索软件当作其执法重点,建立一个国际联盟,搭建勒索软件调查中心的全球网络,通过国际协调的综合战略阻止勒索软件攻击,瓦解勒索软件的商业模式,减少犯罪获利,帮助各组织为勒索软件攻击做好准备,更有效地响应勒索软件攻击。“过去的工作过于分散,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来自政府、业界、学术界、非营利组织和其他方面的国际行动者全体团队全力以赴,才能控制网络勒索这个数字世界的疫情。”
俄联邦安全会议第一副秘书奥列格·弗拉基米罗维奇·赫拉莫夫上将说,任何一个世界大国都无法单独应对跨境信息领域中存在的种种威胁,在该领域发展合作是客观需求,倡议建立监管各国在全球信息空间活动的国际法原则规范,优先任务包括为联合国通过《国际信息安全公约》创造条件,同时建立因特网安全稳定运行与发展的保障机制,呼吁尽快签署一个各国不首先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相互攻击的协议,并实现联合调查网络欺诈和勒索犯罪案件。
新加坡亚洲区块链产业研究院院长陈柏珲指出,每一次重大的科技发展都令全球的经济向前推动了一大步,同时也使得全球的经济更加一体化,各方需要认识到,疫情之后的世界,需要科技发展和科技合作。科技发展一直是推动世界经济融合发展的主要动能之一,面对共同挑战,各经济体都必须在追求创新方面保持开放,中美双方在网络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等众多议题上面都有合作的空间,应该让贸易与科技问题回归竞争与合作的本质。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郑剑提出,在推动国家对外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力量中,经济和战略是最强有力的两大引擎,经济力与战略力的平衡与失衡是大国兴衰蕴藏的逻辑密码,中美两国亟须寻找更稳健的大国关系的平衡点。他建议从务实的层面去做一些推演,可把所有的网络空间竞争合作的主张都摆在台面上,红、蓝、绿世界各国推演,最后大家越推演就越能发现,有些东西搞不得。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冯玉军认为,国际大变局下,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增强,呈现出非线性的“畸变”,在这个过程中,新能源革命、新技术革命和新知识革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在这三场革命的影响之下,国际格局、世界秩序和大国关系正在呈现出一种进一步复杂的趋势。中美俄等大国应把握多重变奏,形成战略稳定新框架。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黄汉权提出,当前大国博弈主导的技术民族主义再现,应客观认识技术民族主义的利与弊,技术创新和全球化是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自由的竞争和开放合作是科技创新最好的土壤,各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情况下实现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所以要把握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的平衡点,推动中美数字世界合作。
业界专家刘松认为,中美科技竞争总体弊大于利,科技人才协作和供应链断裂会阻碍科技基础研究的进步与产业化,导致数字科技与数字经济的普惠包容特点无法帮助整个世界更多的中低收入群体,中小企业的发展,最终让世界经济的增长遇到更大的挑战。数字科技不是核武器的军备竞赛,它首先是一个对世界整体发展有利的增量推力,不应该以武器思维看待数字技术。数字治理和治水的理念应该是一致的,数据、人才和知识的流动不能被割裂,应该去寻找数字动能的创新增量、数字治理的协同可能、数字安全的行为底线,避免冷战思维意识形态化和技术民族主义,“多方参与+多元治理”,学界、智库、产业界联动,促进协同创新发展。
华为战略部高级专家乔维则认为,数字空间和现实空间的融合对全球数字治理提出了挑战,亟待建立适应新型融合空间的国际治理体系,比如AI治理、数据治理、网络空间治理,这些新型治理问题需要各国政府、NGO、智库、企业、学术组织之间多方协同,共同发挥作用,通过新的治理体系维护数字时代的全球秩序,保障全球供应链安全。建议国际社会、国家和组织能够秉承合作、开放的态度,携手合作,增进网络空间及数据治理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并通过对话建立全球新型融合空间的治理体系。建议产业界积极维护全球标准统一,并通过推动开源、构建联盟生态、学术开放等手段,维护全球化进程。
观潮网络空间论坛是由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和奇安信集团联合发起的智库会议,迄今已连续举办6届,旨在打造跨国、跨界、跨体制、跨文化的多元互动平台,围绕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网络安全、网络犯罪、人工智能等全球性议题建立对话机制,携手打造“地球村”的压舱石。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